鱼腹水病怎么得的?
你说的“鱼腹水”,可能是细菌性败血症、病毒性肠炎或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的症状,如果大量鱼死亡,应尽快找到死因。 常见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有细菌性烂鳃病、细菌性肠炎病、细菌性败血症;常见传染病有病毒性肠炎(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)、花病灶(病毒引起的急性死亡事故);寄生虫疾病主要有绦虫病、异尖线虫感染等,这些疾病的症状都很相似,表现为食欲下降、精神萎靡、体色变暗、游泳异常、离群独游等,严重时全身痉挛,甚至发生窒息死亡。
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大多可通过直接接触和交叉感染传递,当水质变差、鱼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,且多数具有嗜温、嗜盐特性,在15~30℃水温范围内流行,夏季高温期发病率最高。 要预防鱼类疾病,除了保证良好水质以外,定期杀虫杀菌,及时防治寄生虫病也很重要。
对于已患病鱼要及时治疗。一般可使用化学药物溶液全池泼洒,或者浸浴、涂抹患处,对细菌性疾病、寄生虫病效果较好。但要注意的是,使用化学药物时要严格按说明进行操作,以防出现药害。 对于发病鱼较多、病情较严重的鱼场,最好能进行药敏试验,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药物,以提高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