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属于什么哪一类?
鹦形目(Psittaciformes),共有百种以上,分布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。我国有21属98种的鹦鹉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 [编辑本段]一、外形特征 鹦形目所有种类的外貌都很相似,体羽色彩丰富艳丽;头圆,脸部无羽毛,呈桔红色;嘴型有又窄又长的钩嘴和又宽又短的扁嘴两种类型;脚短而结实,趾上有尖利的爪,适合抓握物体。其中有些种类的鸟喙部份或全部有黑斑。
所有的鹦鹉都有一个特别的生理特征--可以倒退着走路。这点与某些啄木鸟类似。这使它们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地躲避危险并捕猎。大部分鹦鹉都是杂食性动物,但有一些食虫性或是树栖性的种类则会有选择性地以植物为食。 许多物种都拥有“双色性”,即公母异色,且雄鸟的颜色往往更漂亮华丽。不过雌雄异色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示生殖期间的求偶行为,而是为了防止同类之间因争夺配偶引起的近亲繁殖导致的退化。一些不具两性异形的鸟类会在孵化期将未受精蛋踩碎,来达到阻止近亲繁殖的目的。
二、生活习性 大多数的鹦形目鸟类都喜欢生活在温暖、潮湿的地方,很多喜欢栖息在森林中。虽然多数体型较小,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型鸟类,甚至有些能长到鹰的大小。大部分鹦鹉都以昆虫等小型动物为主食,但也有一部分吃植物的,比如食虫性鸟类。有些种类会啄食其他鸟类的卵和幼鸟,因此有“凶鸟”之称。
它们的记忆力良好,能够学会人类的手势并加以利用。例如,训练者用手表示“吃”,它们就会把食物递到训练者的嘴边。如果训练者手指张开,它们就把嘴张得更大。当训练者用手指逗弄它们的下巴时,它们会把头伸得很靠前,甚至用嘴去舔训练者的手。一些聪明的鹦鹉还能学会打开笼门,然后出外觅食,回来后自己再把笼门关上。 大部分品种的鹦鹉都很喜欢鸣叫,特别是在早春和冬天,它们喜欢在早上和黄昏的时候鸣叫。但是不是所有的品种都会一直鸣叫,例如一些澳洲的鸟类在经过3年的驯养后,就不会再叫了。
三、繁殖方式 由于雌雄异形的原因,交配前的挑选伴侣是很重要的。通常雄鸟向雌鸟求爱时,会做出翻筋斗、滑稽的表演,吸引雌鸟的目光,若雌鸟被其打动,便会飞落到雄鸟身上,开始交配。 多数的鹦形目都不筑巢,而是选择利用树洞或者岩石的缝隙。有的则可以人工培土,在笼内建造“房屋”。
每次产卵约4~6枚,颜色有白、黄、褐、灰、绿等多种,大小形状不一。孵化期大约17天。雏鸟破壳而出后,全身绒毛,眼睛闭着,只有喉咙里有柔软的喉囊,可以用来吞咽食物。父母会用唾液分泌的液体喂哺雏鸟,直到3周左右,才会张嘴吸吮。一个月以后,雏鸟就可以自由地飞跑,并且学到各种技能。
四、主要分类
鹦形目可分为4科,分别是凤头鹦鹉科、犀鸟科、鹦科和海鹦科,下面详细介绍这四科。
(一)凤头鹦鹉科
1. 凤头鹦鹉属 Ploceus 该属的物种数量最多,约有50种,分布在非洲大陆和周围岛屿。中国引进了2种,叫做亚历山大鸟和金丝雀,前者形似孔雀,后者形似红腹锦鸡。
2. 费氏凤头鹦鹉属 Charmosyna 只有费氏凤头鹦鹉一种,别名红肩鹦鹉、红翅鹦鹉、绯胸鹦鹉,身体多为红色,腹部和两胁黄色,雄鸟头部黑色,并有白色横纹,雌鸟头部和背部均为棕褐色。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西部。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有养殖。
3. 霍氏凤头鹦鹉属 Melopsittacus 仅有霍氏凤头鹦鹉一种,俗名亚历山大鹦鹉、亚马逊鹦鹉,身上布满黑色的斑点,腹部和胸部为亮粉色。头部和颈部为灰蓝色,背部和尾部为绿色,具有双色系的特征。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。中国没有天然分布。
(二)鹈鹕科 仅1属1种,俗称鹈鹕。
(三)鹦科 包括2亚科8属,中国均有分布。
1. 波纹鹦亚科 4属,身上有黑色的横条纹和白色的纵向条纹相交错,形成规则的波纹状。
2. 短尾鹦亚科 4属,头顶有绿色的斑纹,雌雄异形。
(四)海鹦科 共2属2种,身长约30厘米,翼展约50厘米,体型似企鹅,行动缓慢。主要生活在海洋沿岸,常结群而行。 中国有1种,俗称海鹦、海燕。